十月一日天安门升旗记录

在此记录一下今天陪女朋友看升国旗仪式的亲身体验与总结,期望能帮助到后来的勇士

前期准备

这次我的准备都没做足,有些内容都是事后才觉得很有必要的

  • 一根超级超级超级长的自拍杆,只有它能看到除了人头以外的景色
  • 充电宝,一瓶水(但不必多,因为上厕所很难)
  • 一盒水果/零食

经历记录

前一天晚上九点半多出发的,其实已经比较晚了。地铁坐到了王府井站,到的时候十一点了,从东北角的检票口进入。但非常离谱的是,我们完全没有经过安检,连身份证都没刷,工作人员全都在催你赶快往里面进。有一个同一天从东南口进的同学都刷了身份证,我没搞清楚这是什么情况,而且这实在太危险了。

进去后基本上只需要跟着人走,走到接近国旗的地方应该不超过一公里,但是国旗旁边已经人山人海了。犹豫了一下还是挤了进去,到了一个离国旗可能有70米的位置。这个时候站的位置还是很宽松的,也没有人挤人,我们精力也还好。

到十二点半,我开始意识到我们的退路被封死了,想出去需要很大功夫,人群也开始拥挤起来了,能感受到有人在往前推往前挤。

接下来到凌晨两点,零零散散有游客遭不住往外走,每走一些就有后面的人使劲往前挤,使得站的位置反而更加拥挤了,不过我们的位置也往前挪动了一些。这时已经能明显感觉体力下降了,人与人之间也互相贴着挤着,从四面八方都有力量传来,我们开始想腾出一些空间坐下。

凌晨两点到凌晨四点,整个人群没有太大的挪动,但大家的精力也支撑不住了,有很多人呼吁大家往后挪挪都坐下。人群非常勉强地一丝一丝挪动,但我感觉后方并没有动,人群只是在压缩那所剩无几的空隙。有很多人坐下来了,我们也找到了机会坐下。这段时间依然不断有人往外走,但向外走的人都越来越艰难,很多人被卡得根本出不去。人群越来越挤,如果不用力支撑,很有可能摔倒。我感到空气也有一些污浊,胸口有一些闷,幸好是露天场地,微风让我在这样的人群中还不至于窒息。这段坐下的时间真是极其宝贵,我们还吃了吃水果,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

四点到五点半可以说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。这个时候精力已经下降很多了,必须靠动动身体聊聊天来打起精神(然而可以移动的空间已经被压缩到极致了)。人群有人开始合唱,比如《歌唱祖国》,《一条大河波浪宽》这些。不过也听说有人打起来了,,,起初我还能安稳地坐着,但不知为什么,人群突然大幅度往前移动,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空间,使我不得不迅速起身随波逐流。我能清晰感受到后面有人在很用力地挤,也能目睹人群像浪潮一样向前涌动。原有的坐下的空间没有了,而被人推着走又能消耗去好多精力,对腰和脚踝也是很大的考验。这样的浪涌发生了总共三次,前两次之后我还能继续找到空间坐下,但一次比一次狭窄,到第三次就完全没有坐下的空间了。女朋友的脚在进入广场的时候还摔了一下,站到现在已经开始变严重了,实在让我很担心。

五点半天开始蒙蒙亮了。我们的精力都快被消耗殆尽,只能互相鼓励说:”听说六点一十升旗,五点四十五就会开始进场,快了快了,加油!“五点半左右广场广播会开始播放一些欢迎游客的话语,也算是能让我们打起点精神。这时人群有很多人都举起了自拍杆,想从前面看到点什么,人群也极其拥挤,你必须努力让你保持站直,否则人群能把你的腰都挤弯。

最后,到了六点零九分三十秒,国歌准时奏响。皇天不负有心人,翘首以盼了一个通宵的时刻终于到来了。升国旗仪式持续了约30秒,我们在后面用自拍杆记下了升国旗的全程。在升国旗之前实际上三军仪仗队会列队踏步进场,可惜我们位置靠后,自拍杆也不够长,没能拍到。

仪式结束,人群久久留恋。过了十几分钟才开始陆续离开。离开的过程也相当艰难,因为后面甚至有人在往前走。人群就像一台年久失修的机器开始艰难地移动,摩肩接踵,估计整个过程都持续了半个小时。

散场后我们精力反而好起来了,绕着天安门广场拍了很多照片。不过也只是回光返照,一个小时后我们就精疲力尽,急切地走上了回家的路了。

一些其它记录

  • 据说第一排的人前一天下午三点钟就到了,,,离谱
  • 人群里年轻人还算讲素质,大妈真就符合刻板印象,啥也不顾地往前挤

十月一日天安门升旗记录
http://cyh2004.github.io/zh-cn/2023/10-01/十月一日天安门看升旗记录/
作者
cyh2004
发布于
2023年10月1日
许可协议